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了该怎么处理?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最近有个员工在工作中犯了严重错误,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我不太清楚在法律层面上,对于这种情况公司可以采取哪些合法的措施来处理,比如能否要求员工赔偿损失,赔偿的比例和方式是怎样的,希望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当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公司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具体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劳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当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时,公司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员工赔偿。比如合同约定员工在操作关键设备时,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设备损坏,需承担一定比例的维修费用等。这种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


若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损失情况,要求员工进行合理赔偿。公司需要证明损失是由员工的行为直接导致的,且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例如,员工在处理公司重要业务时,因疏忽大意导致重要商业机密泄露,给公司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公司就可以要求员工赔偿。


在赔偿方式上,公司可以与员工协商。如果员工愿意主动赔偿,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达成一致。如果员工不愿意赔偿,公司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公司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员工赔偿损失。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公司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还应注意程序合法。比如在扣除员工工资时,要提前告知员工扣除的原因和金额,并保留相关证据。同时,要确保扣除后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


总之,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后,公司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合理合法地处理,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