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行为产生的价款不能开具发票该怎么处理?

我有个挂靠业务,现在产生了价款但没办法开具发票。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也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怕后续会有法律风险,想问问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律层面,挂靠行为是指一个经营主体与另一个经营主体达成协议,前者使用后者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并向后者支付一定费用的行为。当挂靠行为产生的价款不能开具发票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处理办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这意味着,在正常的经营业务中,取得价款的一方有义务开具发票。


如果遇到不能开具发票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要分析不能开具发票的原因。不能开具发票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例如被挂靠方税务登记异常、发票使用资格受限等。对于被挂靠方税务登记异常的情况,被挂靠方需要及时到税务机关查明异常原因,按照要求进行整改,解除异常状态。比如,如果是因为未按时申报纳税导致的异常,就需要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完成申报手续后,申请解除异常。


第二步,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挂靠方和被挂靠方应就发票开具问题进行积极沟通,明确责任和解决方案。如果是被挂靠方的原因导致无法开具发票,被挂靠方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如协助解决开票问题、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等。双方可以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解决发票问题,或者协商采用其他合法的方式来处理价款结算。


第三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被挂靠方拒绝履行开具发票的义务,给挂靠方造成了损失,挂靠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挂靠方开具发票并赔偿损失。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挂靠行为本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筑行业等领域严禁挂靠行为,因为挂靠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在处理价款和发票问题时,也要注意防范这些潜在的法律风险。如果因为挂靠行为本身不合法而导致发票开具问题,可能会面临更复杂的法律后果。所以,在进行挂靠业务时,一定要谨慎评估风险,确保业务的合法性。


总之,当挂靠行为产生的价款不能开具发票时,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原因,通过协商、法律途径等方式妥善解决问题,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