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民事案件如何审理?
再审民事案件的审理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再审民事案件的审理情况。
首先,再审程序的启动有多种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此外,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在审理法院方面,如果是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要区分不同情况。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 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关于证据问题,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人民法院对于再审案件,应当围绕再审请求进行审理。当事人的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诉讼请求的,不予审理;符合另案诉讼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可以另行起诉。
在再审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原判决、裁定视为被撤销。如果再审案件是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但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再审时不得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总之,再审民事案件的审理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当事人需要按照法律要求积极参与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