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怎样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

我在生产过程中遭遇了羊水栓塞,现在不确定这是不是医疗事故。我想知道判断羊水栓塞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从哪些方面去考量,是看医院的操作规范,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判断羊水栓塞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要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医学事实,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关键在于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并且这种违规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


对于羊水栓塞,判断是否为医疗事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羊水栓塞发病急、病情凶险,但是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按照相关的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进行处理。比如,在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迹象时,医生是否及时进行了诊断和抢救,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否正确等。如果医生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二是看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了注意义务。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有义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羊水栓塞这种高风险的情况,医务人员应该更加谨慎。如果医务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比如没有及时发现羊水栓塞的症状,或者对病情的判断出现失误,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也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三是判断因果关系。即要确定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与羊水栓塞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时候,羊水栓塞本身就是一种难以预测和避免的严重并发症,即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也可能无法完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没有违规行为,就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但如果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是导致患者损害结果加重或者未能得到有效救治的原因之一,那么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


如果怀疑羊水栓塞是医疗事故,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确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通过专业的鉴定,可以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判断是否构成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