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几个月,没签劳动合同,但一直正常上班干活。现在和公司有点纠纷,我想知道我和公司之间算有事实劳动关系吗?该怎么判断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实际生活中,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一个较为常见且重要的问题。事实劳动关系,通俗来讲,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虽然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劳动关系的状态,劳动者为单位提供劳动,单位给予相应报酬。


要判断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需要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参考多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首先,主体资格要符合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劳动者则要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比如一家正规注册的公司雇佣员工,该员工年满16周岁且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这就满足了主体资格的基本条件。


其次,用人单位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这意味着劳动者要遵守单位的考勤制度、工作纪律等,按照单位的要求进行工作,并且单位要支付工资。例如员工要按时上下班打卡,按照公司的工作安排完成任务,公司每月按时发放工资。


最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比如在一家餐饮公司,厨师做饭、服务员服务顾客,这些劳动都是餐饮公司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


此外,在认定过程中,还可以参考一些凭证。根据上述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工资支付凭证、社保记录等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总之,判断双方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认定。在遇到纠纷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收集和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