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按实际纳税申报会怎么处罚?

我在经营一家小店,最近在纳税申报的时候,发现有些账目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就没按实际情况申报。现在有点担心会受到处罚,想知道不按实际纳税申报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法律上是怎么规定处罚的?
张凯执业律师

不按实际纳税申报是一种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处罚。以下将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可能面临的处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纳税申报的基本概念。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按照实际的经营情况,向税务部门如实报告你该交多少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意味着,如果只是没有按时申报或者申报资料不全,税务机关会先给你一个改正的机会,让你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申报和资料,同时可能会对你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如果是不按实际情况进行纳税申报,属于虚假申报,这就更加严重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就是说,一旦被认定为偷税,除了要把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补上,还要面临最少是少缴税款一半的罚款,最高可以达到少缴税款的五倍。如果情节特别严重,达到了犯罪的标准,比如偷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的比例较高等情况,就会被移交给司法机关,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刑事处罚。


此外,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不按实际纳税申报还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税务部门会根据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信用评级,评级低的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在招投标、申请贷款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


总之,不按实际纳税申报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纳税人应该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如实进行纳税申报,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