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三方合同该怎么签?
毕业生三方合同,通常指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签订三方合同的相关事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签订三方合同的一般流程。第一步,毕业生本人填写相关信息,这其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专业、学历等,要确保填写内容真实准确。第二步,将填好的三方协议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会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第三步,用人单位把协议反馈给毕业生,毕业生再将协议交回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审核通过后也会加盖公章。至此,三方合同签订完成。
在签订三方合同前,毕业生需要了解合同中常见的条款。比如工作岗位,要明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工作地点,确定自己未来工作的城市和具体办公地点;薪资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服务期限,规定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长;违约责任,明确双方违反合同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些条款都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定要仔细阅读。
为了保障自身权益,毕业生在签订三方合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仔细审查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确保其具有合法的用人资质。可以通过查看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来核实。第二,明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关键信息,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如果合同中某些条款不明确,一定要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作出明确说明。第三,注 意违约责任的约定,要合理且对等。毕业生可能会担心违约要承担高额违约金,其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违约金的数额应当合理,一般以实际损失为基础进行确定。如果违约金过高,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
此外,在签订三方合同过程中,毕业生还需要防止一些陷阱。比如,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收取押金、保证金等费用,这是不合法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毕业生遇到这种情况,要坚决拒绝。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不合理的条款,如限制毕业生的人身自由、要求毕业生放弃某些合法权益等,毕业生要保持警惕,对于不合理的条款要敢于说“不”。
总之,毕业生签订三方合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关乎自己的就业权益和未来发展。在签订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