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贩卖24万条个人信息牟利会构成什么犯罪?

我不小心卷入了一起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的事情,大概有24万条,并且从中获得了一些利益。我现在特别害怕,不知道这种情况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什么犯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权利,同时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当涉及非法贩卖24万条个人信息并牟利的情况,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的判定。


首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谓公民个人信息,指的是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像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都包含在内。非法贩卖个人信息,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后进行售卖以谋取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贩卖24万条个人信息是否属于“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而数量达到前款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就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从通常情况来看,24万条个人信息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情节严重”甚至“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所以,实施该行为的人极有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此外,该行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被侵犯个人信息的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因个人信息被侵犯所遭受的损失。


如果不幸涉及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的案件,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主动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争取从轻处理。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