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是否需要提供担保?

我最近想找朋友借一笔钱,朋友说最好提供担保,但我不太清楚借款是不是一定得提供担保。我就想了解下,从法律层面来说,借款有没有规定必须要提供担保呀?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律层面,借款并非一定需要提供担保。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借款担保的概念。借款担保是指在借款活动中,为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的一种保障措施。担保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保证、抵押、质押等。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该条文并没有强制要求借款时必须提供担保。这意味着,借款合同的成立并不以担保为必要条件。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设定担保。


在实际的借款场景中,是否提供担保往往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对于贷款人来说,如果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存在疑虑,担心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可能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这样一来,当借款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贷款人可以通过担保物或担保人来实现自己的债权。例如,在银行贷款中,银行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房产等抵押物作为担保。


而对于借款人而言,如果自身信用良好,有稳定的收入和还款能力,贷款人可能会基于信任而不要求提供担保。此外,如果借款金额较小,双方是基于深厚的信任关系,也可能不涉及担保问题。比如朋友之间的小额借款,往往凭借彼此的信任就可以达成借款协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不强制要求借款必须提供担保,但一旦双方约定了担保,就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来履行。如果是保证担保,保证人需要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是抵押或质押担保,当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贷款人有权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借款是否需要提供担保没有硬性的法律规定,而是由借贷双方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决定。无论是哪种情况,借贷双方都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避免在借款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