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是否还需要交土地出让金?

我打算买套房子,听朋友说买房可能要交土地出让金。我不太清楚现在的政策,也不知道自己买的房子属不属于要交的情况。想问下现在买房到底还用不用交土地出让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交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买房是否还需要交土地出让金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简单来说,就是土地使用者为了获得土地使用权而交给政府的钱。



从土地性质方面来看,土地分为出让性质和划拨性质。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开发商在拿地环节就已经向政府支付了土地出让金,购房者购买这类房子时,通常不需要再额外缴纳土地出让金。这就好比你去商场买一件已经包含了各种成本的商品,不用再为其中某一项成本单独付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这种情况下,土地出让金已经包含在房价里了。



然而,如果购买的房屋土地性质是划拨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划拨土地是政府无偿提供给使用者的,没有经过市场的出让环节。当这类房屋进行交易时,就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比如,很多老旧的房改房、经济适用房等就属于划拨土地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



此外,有些地方对于划拨土地上房屋交易补交土地出让金有具体的计算方式。一般是按照房屋评估价的一定比例来收取。例如,可能规定按照房屋评估价的1% - 10%不等来补交土地出让金,具体比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这是为了让土地从划拨性质转变为出让性质,使其符合市场交易的规则。



在实际买房过程中,购房者一定要了解所购房屋的土地性质。可以查看不动产权证书,证书上会明确标注土地性质是出让还是划拨。也可以向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或者房产管理部门咨询。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以及缴纳的金额,可以要求卖方协助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委托专业的房产中介机构进行查询。这样能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额外的费用支出。总之,买房是否需要交土地出让金,关键在于土地性质,购房者要清楚了解相关情况,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