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是否属于违法阻却事由?
要弄清楚竞合是否属于违法阻却事由,我们得先分别了解竞合和违法阻却事由的概念。
竞合,在法律领域尤其是刑法和民法中较为常见。简单来说,竞合是指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多个法律规定的情形。比如在刑法里,想象竞合犯就是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例如,甲开枪射击乙,这一枪不仅打死了乙,子弹还打碎了旁边价值不菲的文物。甲的这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损毁文物罪,这就是典型的想象竞合。而在民法中,也存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比如商家交付的商品有质量问题,既构成违约,又可能因为该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人身伤害从而构成侵权。
违法阻却事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实际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常见的违法阻却事由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例如,乙正在对甲进行抢劫,甲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将乙打伤,甲的这种行为就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紧急避险则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比如,为了躲避泥石流,司机丙将车开到了别人家的院子里,虽然对他人的财产造成了一定损害,但属于紧急避险。
从法律规定和原理来看,竞合并不属于违法阻却事由。竞合只是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多个法律规定,其行为本身还是具有违法性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想象竞合犯,甲开枪的行为是违法的,只是按照法律规定从一重罪处罚。而违法阻却事由强调的是行为虽然表面上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实际上不具有违法性。例如正当防卫,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利,是对不法侵害的合法反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竞合和违法阻却事由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竞合不属于违法阻却事由。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了正当防卫,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紧急避险,这些都是典型的违法阻却事由的法律依据,但并没有将竞合列为违法阻却事由。
总之,在法律体系中,我们要准确区分竞合和违法阻却事由,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这样才能正确适用法律,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