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是否适用于仲裁?
我家里最近涉及到遗产继承的事情,亲戚之间有点矛盾。我听说仲裁可以解决一些纠纷,就想问问遗产继承这种情况能不能用仲裁来处理呢?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希望得到解答。
张
✓张凯执业律师
遗产继承是否适用于仲裁,这需要从仲裁的适用范围以及遗产继承纠纷的性质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仲裁。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等特点,在商业纠纷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也就是说,适用仲裁的纠纷主要是基于合同关系或者其他财产权益关系产生的纠纷。
然而,遗产继承纠纷有其特殊性。遗产继承纠纷往往涉及到人身关系和身份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条明确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这是因为继承纠纷不仅仅是财产分配的问题,还涉及到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以及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等。这些身份关系是基于法律规定和血缘关系等产生的,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不能通过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来改变。而仲裁强调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基于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来进行的,无法完全适用于具有人身属性的遗产继承纠纷。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纠纷不适用仲裁。当发生遗产继承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例如,继承人之间可以先自行协商,就遗产的分配 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公正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