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向未成年孩子要钱是否违法?

我是个未成年人,最近家长一直向我要钱,我也没什么收入,都是过年的压岁钱啥的。我不太愿意给,可又怕不给不对。我就想知道家长这么做是不是违法的呀?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家长向未成年孩子要钱是否违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涉及到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确未成年人对自己的财产是享有一定权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意味着未成年人虽然在行为能力上有所限制,但对于纯获利益的财产,比如接受赠与获得的压岁钱等,他们是有相应权益的。


从财产来源来看,如果是未成年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接受赠与、继承等合法途径获得的财产,那么这些财产的所有权属于未成年人。例如,孩子通过参加比赛获得奖金,或者亲戚朋友赠与的财物等。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未经孩子同意,强行索要孩子的财产,可能侵犯了孩子的财产权。因为孩子对自己合法获得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财产关系比较复杂。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权利和义务管理未成年人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这就说明,家长在管理孩子财产时,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利益。比如,为孩子的教育、医疗等必要支出使用孩子的财产,这是合理合法的。


所以,判断家长向未成年孩子要钱是否违法,关键在于家长要钱的目的和用途。如果家长是为了孩子的利益,如用孩子的钱为其购买学习用品、支付学费等,那么这种行为通常是合法的。但如果家长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比如用于自己的娱乐消费等,且未经孩子同意,那么就可能构成对孩子财产权的侵犯。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若协商无法解决,相关组织或机构可以介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如果家长严重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等合法权益,有关个人或组织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综上所述,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家长向未成年孩子要钱就是违法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家长作为监护人应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好孩子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