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聘代评职称国家承认吗?

我在单位是通过以聘代评的方式获得了职称,但心里一直不踏实,不知道这种职称国家承不承认。我担心之后在一些需要职称认证的场合,比如参加行业评选、申请项目等,会不会因为这个职称不被国家认可而受到影响,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以聘代评职称是否被国家承认,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以聘代评”的概念。“以聘代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岗位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业绩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直接聘任其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而不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职称评审。这一方式给予了用人单位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灵活地选拔和使用人才。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国家是认可“以聘代评”这种方式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创新职称评价机制。“以聘代评”正是创新职称评价机制的一种体现,符合国家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该意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以聘代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好地选拔和使用人才。


然而,国家承认“以聘代评”并不意味着所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职称在所有情况下都具有同等效力。其认可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与用人单位的性质和信誉有关。如果是具有较高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的单位,如大型国有企业、知名高校等,其以聘代评产生的职称通常更容易被社会所认可。这些单位在人才评价方面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和严格的标准,其聘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对于“以聘代评”职称的认可程度也可能存在差异。有些地区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对以聘代评的职称给予与传统评审职称相同的待遇;而在另一些地区,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所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是在单位内部,以聘代评的职称通常能得到认可,并且与薪酬、晋升等挂钩。但在跨单位、跨地区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核实其认可度。例如,在参与国家级的科研项目申报、全国性的行业评选等活动时,可能需要提供更具权威性的职称证明。此时,以聘代评的职称可能需要提供相关的业绩材料、单位证明等进行佐证。


综上所述,以聘代评职称在国家政策层面是被承认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的认可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在面对以聘代评的情况时,要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单位的具体规定,同时关注职称在不同场景下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