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竞业有哪些相关规定?

我入职新公司时,公司让签竞业协议。我不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也不知道劳动法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比如竞业的范围、期限,还有公司应给的补偿这些,我都很想了解,免得自己稀里糊涂签了协议,权益受损。
张凯执业律师

在劳动法律体系中,竞业相关规定主要是为了平衡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作出了明确规定。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关于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并非所有劳动者都要受到竞业限制。根据法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也就是说,普通劳动者如果不涉及接触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等保密信息,通常不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在竞业限制的期限方面,法律明确规定,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这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过度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自由,保障劳动者在合理的时间后能够重新自由择业。超过两年的竞业限制约定是无效的。


对于竞业限制的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劳动者可以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经济补偿的标准,目前法律没有统一的具体规定,一般由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但通常应能保障劳动者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的基本生活。


另外,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在协议中约定,但要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违约金过高,劳动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总之,劳动法中的竞业相关规定旨在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双方都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