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划拨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我想申请土地划拨,但是不清楚具体要办哪些手续。我担心手续办不全或者走错流程,导致申请不通过。所以想了解下土地划拨从开始到结束,具体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每个手续有什么要求和注意事项。
张凯执业律师

土地划拨指的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土地划拨所需的手续:


首先是申请阶段。用地单位需要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等有关文件向拟划拨土地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这就好比您去办事,得先带着能证明您身份和来意的材料,让相关部门知道您要做什么。


接着是审核阶段。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对用地申请进行审核,包括对用地的范围、面积、用途等进行审查。他们会查看您提供的材料是否齐全、合理,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划和政策要求。


然后是批准阶段。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政府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您的用地申请,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


再之后是划拨阶段。经批准后,由土地管理部门按批准的用地面积、范围等,划拨土地。这时候土地就正式划拨给您使用了。


最后是登记阶段。用地单位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需要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登记,领取土地使用证,确认土地使用权。这就相当于给您的土地使用上了一个“户口”,让您的使用权益得到合法的保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所以,只有符合上述规定的用地,才可以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