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家庭纠纷该怎么办?

家里因为土地的事儿起了纠纷,有关于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还有土地使用权益方面的矛盾。大家各执一词,谁都觉得自己有理,吵了好多次也没解决。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想知道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
张凯执业律师

当遇到土地家庭纠纷时,有多种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可以尝试自行协商解决。协商是指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在比较平和的氛围中,充分表达各自的诉求和意见,寻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土地家庭纠纷中,协商可以围绕土地的分配、使用等方面展开。例如,对于土地的耕种权分配,家庭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和能力进行调整。而且,自行协商解决纠纷一般不会伤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


若协商不成,调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调解主要是由第三方介入,对纠纷双方进行说服劝导,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调解人可以是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也可以是双方都信任的长辈或朋友。以土地纠纷为例,村委会可以依据当地的土地政策和风俗习惯,对纠纷进行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就可以考虑仲裁。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制度。不过,仲裁需要双方事先约定好仲裁条款或者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仲裁裁决一般具有终局性,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最后,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手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在土地家庭纠纷诉讼中,法院会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土地的权属、使用等问题进行认定和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