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70年产权有哪些规定?
我买了套房子,听说土地使用有70年产权这回事。我不太清楚这70年产权具体是怎么规定的,这70年从啥时候开始算,到期了该怎么办,会不会影响我一直住这房子啊,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张
✓张凯执业律师
土地使用70年产权主要涉及到住宅用地的使用期限规定。下面将为你详细解读。首先,什么是土地使用70年产权呢?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以一定的年期出让给土地使用者,住宅用地的出让年期最高为70年。这意味着在这70年内,土地使用者对这块土地拥有合法的使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七十年。这里的70年使用期限是从开发商取得该地块的土地使用证之日开始计算的,而不是从购房者买房的时间开始算。这一点很多购房者容易产生误解。那70年产权到期后该怎么办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对于住宅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会自动续期,这保障了居民对住房的长期稳定使用。不过,关于续期费用的具体规定,目前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还没有进一步明确。自动续期制度让购房者无需担心70年产权到期后房屋和土地权益的问题,保证了住宅的长期使用价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土地使用期限到期后自动续期,但房屋本身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屋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缮。如果房屋成为危房,不能满足安全居住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重建等处理。总之,土地使用70年产权的规定是国家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居民的住房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