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经济纠纷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和别人有经济往来,现在产生了纠纷,不知道这种情况能不能去法院立案。我想了解一下最新的经济纠纷立案标准,看看我的情况符不符合,好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执业律师

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在我国,不同类型的经济纠纷立案标准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的民事经济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只要满足这些条件,法院就会受理立案。比如甲借给乙一笔钱,乙到期未还,甲作为出借人,与该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乙是明确的被告,甲要求乙还钱就是具体的诉讼请求,借款的事实和未还钱的理由明确,并且这类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那么甲就可以去法院立案。


如果涉及经济犯罪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不同的经济犯罪有不同的立案标准。例如,合同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这意味着如果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一方被骗取财物达到二万元及以上,公安机关就会对涉嫌合同诈骗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此外,对于一些金融领域的经济纠纷,如非法集资等,也有其特定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规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就可能会被立案追诉。所以,当遇到经济纠纷时,首先要确定纠纷的类型,然后对照相应的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