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人买的房子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
我和我爱人一起买了套房子,现在有点担心房子的产权归属、权益分配这些问题。不知道在法律上,夫妻两人买的房子有啥具体规定,比如离婚时怎么分,一方擅自处置房子合不合法之类的,想了解清楚心里有个底。
张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夫妻两人购买的房子涉及到诸多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房屋产权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如果夫妻两人在婚姻期间购买房子,无论房产证上登记的是一方还是双方的名字,通常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对该房屋享有平等的处理权。例如,婚后夫妻用共同收入支付首付并贷款购买的房子,即便只登记在一方名下,也是共同财产。
其次,在处分房屋方面。因为是共同财产,所以在处分房屋时,原则上需要夫妻双方一致同意。如果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出售房屋,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权处分。不过,如果第三人是善意取得该房屋,支付了合理对价并办理了产权登记手续,那么第三人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另一方只能向擅自处分的一方请求赔偿损失。这是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
再者,若夫妻离婚,对于共同购买的房子的分割问题。一般会先由夫妻双方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例如,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重大过错,在分割房产时可能会少分。同时,如果房子还有未还清的贷款,债务也需要作为夫妻共同债务进行合理分担。
另外,如果夫妻双方在购房时有特别约定,比如签订了婚内财产协议,约定该房屋归一方所有,那么就按照约定来确定房屋的归属。这种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合法有效的。总之,夫妻两人购买的房子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来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处理相关问题时要遵循法律规定和双方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