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诉要符合哪些条件?

我遇到了一些纠纷,打算通过起诉来解决问题。但我不知道在2024年起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担心自己准备不充分导致起诉不被受理。想了解一下具体要符合哪些要求,心里好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在2024年进行起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原告需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这意味着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简单来说,原告得是和这个案子有直接关联的人或组织。比如说,张三借给李四一笔钱,李四到期不还,张三的财产权益受到了侵害,张三就可以作为原告起诉李四。这就是因为张三和这个借贷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项明确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次,要有明确的被告。在起诉时,必须清楚地知道要告的是谁。被告的信息要明确,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比如在刚才的例子中,张三起诉李四,就得提供李四的准确身份信息。如果被告不明确,法院就没办法确定该对谁进行审理,也就无法受理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二项对此有规定。


再者,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诉讼请求就是原告希望法院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比如要求被告还钱、赔偿损失等。事实和理由则是支持诉讼请求的依据,要说明纠纷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请求。还拿张三起诉李四来说,张三的诉讼请求就是要求李四归还借款,事实就是他们之间存在借贷关系且李四到期未还,理由可以是借款合同或者聊天记录等证据。这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三项有明确要求。


最后,案件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这个案子得是法院能够管的民事纠纷,而且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不同类型的案件,管辖法院可能不同。比如一般的合同纠纷,可能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一编第二章专门对管辖问题做了规定。


总之,在2024年起诉时,只有同时满足以上这些条件,法院才会受理案件。当事人在准备起诉时,要仔细对照这些条件,确保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顺利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