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的借条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

我之前借钱给朋友,当时没写借条,现在想让他补写。我不太清楚补写的借条有没有法律效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才能确保有效。要是之后朋友不还钱,这补写的借条能作为我追讨欠款的依据吗?
张凯执业律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经济往来时,有时会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写下借条,事后才进行补写。那么,补写的借条究竟具有怎样的效力呢?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借条的定义。借条是一种凭证性文书,它是在借用关系中,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表明债务人有到期‘还款赎条’义务的借款凭证。它反映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是一种简化了的借款合同。


补写的借条,本质上和正常签署的借条一样,只要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达,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从形式要件上来说,借条应包含双方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地址,借款金额、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要素。例如,张三向李四借款 1 万元,补写借条时就需要明确这些信息。


从实质要件来看,补写借条时双方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能够辨认自己行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而且借条所涉及的借款行为必须是合法的,比如不能是用于赌博、贩毒等违法活动的借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补写的借条若满足这些条件,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补写借条时,最好注明该借条是补写的,并写清楚原来的借款时间。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在还款时间、利息计算等方面产生争议。比如,如果原来借款是在 1 年前,约定了借款期限为 1 年,补写借条时就需要明确这一点,否则可能会出现对还款时间的不同理解。


此外,如果补写借条时,有见证人在场或者通过转账记录等其他证据来佐证借款事实,会进一步增强借条的证明力。转账记录可以证明借款的实际交付,见证人可以证明借条签署过程的真实性。


如果之后借款人不按照借条约定还款,债权人可以凭借补写的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综合考虑借条的内容、借款的交付情况、双方的陈述等因素来判断借款事实是否存在以及借条的效力。如果借条有效,法院会支持债权人的合法诉求,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及相应利息。


综上所述,补写的借条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具有和正常借条一样的法律效力,能够为债权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