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包括哪些方面?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有自己的商号。最近听说商号权可能会受到侵害,我不太清楚商号权具体受哪些法律保护。想了解一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商号权的保护具体涵盖了哪些内容,以便我能更好地维护公司的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商号权是指商业主体对其注册取得的商号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它与企业的名称紧密相关,是企业在市场中独特的标识之一。对商号权进行法律保护,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商号权受《民法典》保护。《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三条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当商号权受到侵害时,比如他人擅自使用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商号,导致消费者产生混淆,商号权人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侵权方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这里的赔偿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如因侵权行为导致的销售额下降等,间接损失如为了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在知识产权法律领域,《商标法》也对商号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商号被注册为商标,那么它就同时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这意味着,如果他人将与商号权人已注册为商标的商号相同或近似的标识用于商业活动,商号权人可以通过商标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也为商号权提供了保护。该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的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当商号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时,他人若恶意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号进行不正当竞争,商号权人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罚款等。


从行政法律方面,《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商号的登记和使用进行了规范。企业在进行商号登记时,需要遵循相关规定,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登记机关有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如责令改正、罚款等。这从源头上保障了商号权的合法性和唯一性,避免了商号的混乱使用。


刑事法律中,对于严重侵犯商号权的行为,可能会涉及到犯罪。例如,《刑法》中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等,如果侵权行为达到了犯罪的标准,侵权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这为商号权提供了最严厉的保护手段,威慑了潜在的侵权者。


总之,我国通过民事、知识产权、行政和刑事等多方面的法律,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商号权法律保护体系,全方位地保障了商号权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