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薪起诉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劳动者遭遇欠薪问题时,向法院起诉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而起诉时需要准备一系列材料,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材料。对于原告来说,如果是自然人,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这就好比是您的身份“名片”,能让法院知道您是谁。如果是企业或其他组织,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这是用来证明这个企业或组织的合法身份以及代表它的负责人是谁。对于被告,如果是单位,您要准备其工商登记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打印,这能让法院准确找到被告的相关信息,知道要让谁来解决欠薪问题。
其次是证明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材料。劳动合同是最直接的证据,它就像是您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约定书”,上面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用着急,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银行工资流水明细,上面清楚地记录了工资的发放情况;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
再者是证明工资数额及拖欠情况的材料。工资条是很重要的,上面会显示您每个月的工资构成和应发、实发工资情况。如 果有考勤记录,它可以和工资计算相印证,比如按照工作天数计算工资。还有欠薪的欠条,这是用人单位明确承认欠您多少钱的书面凭证。另外,和老板关于欠薪的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视听资料也可以作为证据,它们能真实地反映欠薪的事实和经过。
最后是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您要把自己主张的工资数额详细列出来,说明是怎么计算的,比如是按照月工资标准乘以工作月数,扣除已发工资得到的未发工资数额。这样能让法院清楚您要求对方支付多少钱,以及这个金额是怎么来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所以,您准备的这些材料都要保证真实、合法、有效,才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准备好这些材料,能让您的讨薪起诉更加顺利,也能增加您胜诉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