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的方法有哪些?

我家里最近遇到了医疗纠纷,和医院那边一直没协商好,听说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但我不太清楚医疗纠纷调解有哪些方法,担心自己在调解过程中吃亏,也怕选不对方法浪费时间和精力,想了解下具体有哪些有效的调解方法。
张凯执业律师

医疗纠纷调解是解决医患双方矛盾、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纠纷调解的常见方法。


首先是医患双方自行调解。这是最直接的方式,指的是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就医疗纠纷直接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程序简单、高效,能够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成本。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不过,这种调解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双方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可能难以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为医患双方自行调解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在医疗纠纷调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医患双方无法自行达成调解协议时,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专业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学知识,提出调解方案。这种调解方式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能够保证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卫生行政部门在调解过程中,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诉求,确保调解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最后是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医患双方可以共同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会安排调解员对纠纷进行调解。调解员通常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在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引导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帮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优势在于调解程序灵活、便捷,能够为双方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调解环境。同时,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此外,如果以上调解方式都无法解决医疗纠纷,当事人还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诉讼是一种较为严肃的解决方式,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由法院根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判决。虽然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但它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解决平台,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