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中医生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我去医院看病,感觉医生有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我的病情没好转甚至有加重迹象。我想知道在这种医疗过失的情况下,医生是不是要承担责任呢?我该怎么判断医生有没有责任,又能让他承担什么责任呢?
张凯执业律师

在医疗过程中,医疗过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都会疑惑医生是否需要对医疗过失承担责任。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医疗过失。医疗过失指的是在医疗活动中,医生等医务人员由于疏忽、违反医疗规范等原因,没有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从而对患者造成损害的行为。比如,医生在诊断时粗心大意,没有正确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手术等。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医生存在医疗过失行为,并且该行为导致患者受到损害,那么医疗机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因为患者是和医疗机构建立的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而医生是代表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行为。


不过,虽然赔偿责任一般由医疗机构承担,但医生也并非完全不承担责任。在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后,如果医生的行为属于重大过失或者故意,医疗机构有权向医生进行追偿。例如,医生故意违反医疗规范,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那么医疗机构在赔偿患者后,可以要求医生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此外,医生还可能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如果医生的医疗过失行为构成犯罪,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了医疗事故罪,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患者如果怀疑医生存在医疗过失,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可以和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要求其对医疗过程进行调查。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维权过程中,患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以证明医生存在医疗过失行为以及该行为给自己造成的损害。


总之,在医疗过失中,虽然赔偿责任通常由医疗机构承担,但医生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患者在遇到医疗过失情况时,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