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公证取得房产证后发现公证与事实不符该怎么办?

我通过继续公证拿到了房产证,可后来发现这个公证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我现在特别担心这会影响我的房产权益,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看,我该怎么做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张凯执业律师

当通过继续公证(这里应该是继承公证)取得房产证后,却发现公证内容与事实不符,这确实是一件让人困扰的事情。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应对办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而房产证则是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当公证与事实不符时,可能会对房产的归属和权益产生影响。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所以,第一步您可以向出具该继承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申请。在申请时,要详细说明公证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比如能证明真实继承关系的文件、证人证言等。 若公证机构经过复查,认定公证与事实不符,会撤销该公证书。一旦公证书被撤销,基于此公证书取得的房产证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接下来,您需要根据真实的继承情况重新确定房屋的归属。如果因为错误的公证导致房屋登记有误,您可以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申请时,要提交证明不动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如撤销的公证书、能证明真实继承关系的文件等。 若在重新确定房屋归属的过程中,与其他继承人产生纠纷,无法协商解决的,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规定,对房屋的归属作出判决。 总之,发现继承公证与事实不符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