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退休养老金是否一样?

我现在在考虑是自己缴纳社保还是让单位帮忙缴纳社保。听说这两种方式在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会有不同,但不太清楚具体情况。想问问个人缴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退休后养老金到底是不是一样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个人缴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退休后养老金是否一样,不能简单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养老金的构成和计算方式。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 缴费年限 × 1%。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这里的缴费指数与缴费基数有关,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就越高。


从缴费基数来看,单位缴纳社保时,缴费基数通常是按照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而个人缴纳社保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基数。一般来说,单位缴纳社保的职工,工资水平相对稳定,缴费基数也较为固定。而个人缴纳社保时,可能会因为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例如,小王在单位工作,月工资 5000 元,单位就会以 5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为他缴纳社保。而小李选择个人缴纳社保,他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 3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这样一来,两人的缴费指数就会有所不同,最终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数额。


再看缴费比例,单位缴纳社保时,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是单位缴纳 16%,职工个人缴纳 8%。而个人缴纳社保时,通常需要承担全部的缴费比例,一般在 20%左右。虽然缴费比例不同,但最终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都是 8%。也就是说,无论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进入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相同的比例计算的。但是由于缴费基数的差异,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会不同。假设缴费基数都是 5000 元,单位缴纳时,个人每月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是 5000×8% = 400 元。个人缴纳时,如果缴费基数也是 5000 元,同样每月有 400 元进入个人账户。但如果个人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就会相应减少。


缴费年限也是影响养老金的重要因素。单位缴纳社保的职工,只要在职工作,单位就会按照规定为其持续缴纳社保。而个人缴纳社保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中断缴费。比如,个人因为失业等原因,可能会暂停缴纳社保。根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缴费年限不足,养老金待遇就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个人缴社保和单位交社保退休养老金不一定一样。如果个人缴纳社保时,选择与单位缴纳社保相同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并且在相同的退休年龄退休,那么理论上养老金待遇是相同的。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年限等因素的不同,两者的养老金待遇往往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单位缴纳社保的职工,由于缴费基数相对稳定、缴费年限有保障,养老金待遇可能会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