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犯罪是否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怀孕了,但是不小心卷入了一起可能涉及违法的事件。我很担心自己会因为怀孕的特殊情况而面临法律上的不确定性,想知道孕妇犯罪到底会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法律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我国,孕妇犯罪同样是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这是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犯罪主体是孕妇就免除其刑事责任。


从刑法的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意味着,孕妇犯罪与其他犯罪主体一样,都要依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也就是说,怀孕这一特殊生理状态并不会成为逃避刑事处罚的理由。例如,孕妇实施了盗窃、诈骗等犯罪行为,只要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就会被认定为犯罪。


不过,考虑到孕妇的特殊身体状况,在刑事诉讼的执行环节,法律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若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这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保障胎儿或婴儿的正常发育和成长。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孕妇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当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如果罪犯刑期未满,应当及时收监。比如,孕妇在被判处有期徒刑后,因怀孕暂予监外执行,等孩子出生且哺乳期满后,若刑期还未结束,就会被重新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此外,在审判时,如果孕妇符合缓刑的条件,法院也可能会宣告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了适用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怀孕的妇女,应当宣告缓刑。这体现了法律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孕妇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