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解除留置措施的程序是什么?

我被留置了一段时间,现在我想了解一下按照2024年的法律规定,解除留置措施的程序是怎样的呢?我不清楚具体要经过哪些步骤,心里很没底,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让我心里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留置措施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项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它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进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涉及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当留置措施的必要性消失或者法定留置期限届满时,就需要依法解除留置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和安全,提供医疗服务。讯问被留置人员应当合理安排讯问时间和时长,讯问笔录由被讯问人阅看后签名。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通常而言,解除留置措施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首先是审批环节,监察机关在发现存在解除留置措施的情形后,如留置期限已满、案件情况变化不需要继续留置等,相关办案人员需提出解除留置措施的意见,然后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相关负责人批准。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流程,从提出想法到上级拍板决定。




其次是通知程序,经批准解除留置措施后,监察机关要及时通知被留置人员,并向其出具解除留置措施的法律文书。与此同时,还要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这一步就像是告诉相关各方,这个事情有了新的进展。




最后是后续处理,解除留置措施后,对于被留置人员在留置期间的财物等,要依法进行处理和退还。这是保障被留置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体现,确保他们在留置结束后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解除留置措施的程序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其目的是在保障监察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