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造成轻伤害会怎么处罚?

我之前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对方先动手攻击我,我在防卫过程中不小心把对方打成了轻伤害。我听说这可能算防卫过当,现在特别担心会受到什么处罚,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防卫过当造成轻伤害是怎么处罚的。
张凯执业律师

防卫过当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通俗来讲,它指的是在进行正当防卫的时候,采取的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并且由此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在正当防卫的情境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防卫行为,这是受到法律支持和保护的。然而,如果防卫的强度和造成的损害结果与不法侵害的程度相比,明显失衡,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就会构成防卫过当。


对于防卫过当造成轻伤害的处罚问题,我国《刑法》有明确的规定。《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指出,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里的“重大损害”通常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情况。轻伤害一般不在“重大损害”的范畴内,但由于是防卫过当导致,依然要承担一定责任。


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对于防卫过当造成轻伤害的案件,通常会结合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处罚情况。首先是防卫行为的起因,也就是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强度和紧迫性。如果不法侵害行为本身比较轻微,而防卫行为的强度却过大,那么在处罚时可能会相对较重;反之,如果不法侵害行为非常激烈,防卫行为虽然超出了一定限度,但情有可原,处罚可能会较轻甚至免除。


其次,防卫过当者的主观过错程度也很关键。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如果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却仍然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这属于间接故意;如果防卫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超过必要限度,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这属于过失。一般来说,故意的主观过错在处罚上会比过失更重。


此外,在司法裁量时,还会考虑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的性质和价值。如果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重大的合法权益,如生命安全,那么在认定处罚时会相对从宽;如果保护的是较小的合法权益,处罚可能会相对严格一些。


对于防卫过当造成轻伤害的处罚,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虽然防卫过当要承担一定责任,但法律也充分考虑到防卫行为的正当性基础,会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以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