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市场价格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发现有些商家联合起来操纵市场价格,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让我们消费者苦不堪言。我想知道这种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在法律上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具体的处罚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操纵市场价格是一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操纵市场价格。操纵市场价格是指经营者通过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散布虚假信息等手段,人为地控制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以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对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根据该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其中包括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等。对于操纵市场价格的处罚,《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有详细的条款。若经营者违反上述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业协会或者其他单位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撤销登记、吊销执照。此外,如果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构成犯罪,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非法经营罪,若操纵市场价格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总之,操纵市场价格是一种违法甚至可能犯罪的行为,会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无论是经营者还是行业协会等组织,都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同时,消费者如果发现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有权向价格主管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和市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