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范围有哪些规定?
我家附近有条河,最近河边要进行一些建设,我想知道河道管理范围是怎么规定的。这样我就能清楚河边建设是否合规,也能避免自己在不经意间违反相关规定。所以想了解一下关于河道管理范围规定的具体内容。
张
✓张凯执业律师
河道管理范围的规定对于保障河道的正常功能、防洪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河道管理范围是指为了对河道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依据法律法规所划定的特定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对河道管理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该条例规定,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也就是说,从一侧堤防到另一侧堤防之间的所有区域,包括其中的水流、沙洲、滩地等都属于河道管理范围,而且堤防本身以及堤防外侧用于保护堤防的护堤地也在管理范围内。 对于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历史最高洪水位是指该河道在过去曾经达到的最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则是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标准所确定的水位。以这两个水位为依据来划定河道管理范围,是为了确保在洪水来临时,河道能够安全行洪,减少洪水对周边地区的危害。 此外,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一系列的禁止行为。例如,禁止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禁止种植高杆农作物、芦苇、杞柳、荻柴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禁止设置拦河渔具;禁止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河道的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 对于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的建设活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建设,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总之,了解河道管理范围的规定,不仅有助于保护河道的正常功能和生态环境,也能避免个人和单位因违反规定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您对具体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有疑问,可以向当地的河道主管部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