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二手房交易有哪些风险?

我打算买套二手房,可这套房子没有证。我不太清楚这其中会有啥风险,要是买了之后出问题可就麻烦了。我就想知道无证二手房交易到底存在哪些风险,自己心里好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无证二手房交易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所谓无证二手房,指的是那些没有房屋产权证书的二手房。房屋产权证书是房主对房屋拥有合法所有权的重要凭证,它证明了房主对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首先,从合同效力方面来看。虽然没有房产证并不必然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然而,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交易可能会因为违反一些管理性规定,而面临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比如,如果该房屋是违法建筑,那么与之相关的交易合同很可能会被判定无效。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购房者不仅无法获得房屋的所有权,还可能面临房款无法追回的困境。


其次,在房屋交付和使用上也存在风险。由于没有房产证,购房者很难确认房屋的真实产权人。有可能出现卖方并非真正的产权人,或者存在多个共有人但部分共有人不同意出售的情况。这样一来,即使购房者支付了房款并入住,也可能会面临真正的产权人要求收回房屋的情况。而且,在没有房产证的情况下,购房者无法办理房屋的过户手续,也就无法真正拥有房屋的合法产权。这意味着购房者在房屋的再次转让、抵押等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者,从法律保障的角度来说。没有房产证,购房者在遇到房屋质量问题、拆迁等情况时,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例如,在房屋拆迁时,没有房产证的购房者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拆迁补偿。因为拆迁补偿通常是给予房屋产权人的,没有房产证就难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产权人。


另外,还存在一房多卖的风险。由于没有房产证的限制,卖方可能会将房屋多次出售给不同的购房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多个购房者之间就会产生纠纷,而没有房产证的购房者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其他购房者可能凭借合法的手续获得房屋的产权,而无证购房者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卖方返还房款并赔偿损失,但能否顺利执行还是未知数。


综上所述,无证二手房交易存在诸多风险,包括合同效力不确定、房屋交付和使用受限、法律保障不足以及一房多卖等问题。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购房者在购买二手房时,一定要确保房屋具有合法的产权证书,并按照正规的程序办理交易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