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工资如何发放?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近因为一些事情被取保候审了。现在我特别担心工资的问题,不知道在取保候审期间工资会怎么发,是正常发放还是会有其他情况,希望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杰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在探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期间工资如何发放的问题时,我们需要结合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来进行解答。
首先,对于取保候审,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期间的工资发放,依据《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04号)等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取保候审期间,停发原工资。在此期间,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不计算工作年限。如果工作人员经审查核实,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或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或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且未受处分的,恢复工资待遇,减发的工资予以补发,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计算工作年限。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平衡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秩序和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一方面,因为工作人员处于被刑事强制措施期间,其工作状态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存在不确定性,停发原工资是合理的。另一方面,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生活费,能够保障工作人员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