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抢劫案会怎么判?

我有个朋友参与了持刀抢劫,他不是主犯,就是跟着去壮壮声势。现在案子在审理中,我们都很担心他。想了解下,像这种持刀抢劫的案子,法律一般是怎么判的呢?会考虑他从犯的身份吗?
张凯执业律师

持刀抢劫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量刑标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抢劫罪的概念。抢劫罪,简单来说,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暴力”手段包括殴打、捆绑等,“胁迫”则是指以伤害对方相威胁,让对方不敢反抗,“其他方法”例如用药物麻醉、灌醉他人等,使被害人不能反抗从而夺取财物。而持刀抢劫,因为持刀这种行为会让被害人面临更大的人身安全威胁,所以它属于抢劫罪中情节较为严重的一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虽然持刀并不在这八项加重情节之中,但在司法实践中,持刀抢劫由于其暴力性和对被害人的威胁程度较大,法官通常会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个幅度内,倾向于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不过,如果在持刀抢劫过程中,还存在上述八项加重情节之一,那么就会按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标准来量刑。此外,如果犯罪嫌疑人存在一些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比如是未成年人犯罪、有自首、立功表现、是从犯等,法院在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例如,对于从犯,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在持刀抢劫案中确实是从犯,在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他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