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开车翻车需要报警吗?
我自己开车的时候不小心翻车了,车子损坏挺严重的,不过人没啥大事。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需不需要报警,不报警会不会有啥问题,报警又要走什么流程,所以想问问到底要不要报警啊。
张
✓张凯执业律师
当遇到自己开车翻车这种情况,是否报警需要分情况来看。
从法律角度和实际处理需求出发,报警是较为妥当的选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虽然条款中着重提到造成人身伤亡需报警,但翻车事故往往涉及车辆损坏、交通秩序影响等多方面问题。
如果翻车导致了道路拥堵、对公共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比如车辆挡住了重要交通要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此时报警是必要的。警察到达现场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疏导交通,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混乱。
即使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车辆损坏,如果翻车是由于车辆自身质量问题、道路状况不佳等原因引起的,报警后交警会进行事故认定。这对于后续的保险理赔等事宜非常关键。保险公司在理赔时,通常需要有交警出具的事故认定书作为依据。若不报警,没有相关事故认定,保险公司可能会对理赔产生疑虑,甚至拒绝理赔。
此外,报警还有助于保障自身权益。如果在翻车过程中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存在潜在的责任纠纷,及时报警可以让交警进行现场勘查和责任判定,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
当然,如果翻车地点非常偏僻,没有对公共交通造成影响,且车辆损坏轻微,自己能够迅速处理现场,将车辆移至安全地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报警。但总体而言,为了确保自身权益、保障公共安全和顺利进行后续处理,报警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