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权和监护权区分有什么意义?

最近在处理一些涉及亲属权益的事务,发现有亲权和监护权的说法。不太清楚这两者有啥区别,也不明白区分它们到底有啥用。感觉这两个概念挺容易混淆的,想知道在实际生活和法律层面区分它们究竟意义何在。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亲权和监护权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的区分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概念本身来看,亲权主要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天然的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是一种身份权。比如,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是亲权的体现。 而监护权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监护权的范围更广,除了父母可以成为监护人外,其他亲属、朋友,甚至是有关组织也可能成为监护人。 区分亲权和监护权在法律层面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亲权具有一定的专属性,父母是未成年子女当然的亲权人,只有在父母死亡或丧失亲权能力等特定情况下,亲权才会发生变动。而监护权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有更为复杂的程序和条件。例如,当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需要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其他合适的监护人。 在实际生活中,区分两者有助于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亲权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天然权利和责任,这是一种基于亲情和伦理的法律关系。而监护权更侧重于对被监护人权益的保护和监督,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比如,在涉及未成年人财产管理的问题上,亲权人在管理子女财产时,要遵循有利于子女利益的原则;而监护人在管理被监护人财产时,更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 此外,区分亲权和监护权也有助于解决相关的法律纠纷。当出现亲权与监护权的冲突时,能够依据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两者的区别,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