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形式代签合同在法律上是否具有效力?

我让朋友帮我口头代签了一份合同,当时没多想就这么办了。现在我有点担心这份合同的效力问题,不知道口头形式代签合同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会不会因为代签形式是口头的,导致合同不被认可,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口头形式代签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合同代签以及口头形式的基本概念。合同代签,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代替另一个人签署合同。而口头形式,就是双方通过嘴巴说出来达成的约定,没有形成书面的文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这就意味着,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找人代签合同是被允许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前提,那就是代理人要有代理权。


如果有合法有效的授权,也就是被代签人明确同意并授予了代签人签署合同的权利,即便采用口头形式,合同通常也是有效的。比如,你明确口头告知朋友,让他帮你代签一份租房合同,朋友按照你的要求签了,那么这份合同在其他方面也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就是有效的。因为根据法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然而,如果没有得到被代签人的授权,代签人擅自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这种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就存在问题了。在没有授权的口头代签情形下,被代签人如果事后对合同进行了追认,也就是表示认可这份合同,那么合同就会有效;但要是被代签人不追认,那么合同对被代签人就不发生效力,代签人可能需要承担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例如,朋友未经你同意,口头擅自代你签了一份购买家具的合同,你知道后明确表示不接受,那么这份合同对你就没有约束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合同的类型。有些合同,法律明确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对于这类合同,仅仅口头代签很可能是无效的。比如建设工程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如果是口头代签,即使有授权,也可能因为不符合法定形式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在实际生活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在代签合同的过程中,尽量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明确代签的事项、范围和期限等内容。这样,无论是对代签人还是被代签人,都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在签订合同前,双方也应该仔细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和自身的利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