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撤销赠与有哪四种情形?

我之前把一些财产赠与了别人,现在因为一些情况,我想把赠与撤销。我不太清楚法律上规定的可以撤销赠与的情形有哪些,听说有四种,具体是哪四种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法律层面,赠与行为一旦完成,通常不能随意撤销,但在特定的法定情形下,赠与人是可以撤销赠与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法定撤销赠与的四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这里所说的“严重侵害”,指的是受赠人的行为对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等权益造成了较为重大的损害。比如受赠人对赠与人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导致赠与人身体受到重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这是因为赠与行为通常是基于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感情或某种关系,如果受赠人做出严重伤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行为,那么赠与人撤销赠与是合理的。


第二种情形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这里的扶养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的赡养、抚养等义务。例如,子女接受了父母的财产赠与后,却不履行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支付赡养费、不照顾父母生活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赠与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因为赠与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当受赠人不履行扶养义务时,违背了赠与的初衷。


第三种情形是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当赠与合同中约定了受赠人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时,如果受赠人没有按照约定履行,赠与人就有权撤销赠与。比如赠与人将房屋赠与受赠人,并约定受赠人需要负责对该房屋进行一定的修缮,但受赠人却没有履行该修缮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赠与人可撤销赠与。这体现了合同的相对性和对等性原则,受赠人享受了赠与的利益,就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四种情形是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在赠与合同成立后,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导致经济陷入困境等,继续履行赠与义务会使赠与人的生活陷入严重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六条规定,赠与人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撤销”。


总之,法定撤销赠与的这些情形是法律为了平衡赠与人与受赠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设定的,当符合相应情形时,赠与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