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环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关注食药环相关的事情,想知道涉及食品、药品、环境这些方面,达到什么样的情况会被立案呢?不太清楚具体的界限,比如食品里有一点添加剂超标会不会立案,药品有轻微质量问题是否会立案,环境方面小范围污染又怎样界定,希望能了解具体的立案标准。
杰律特约律师执业律师

食药环领域包含食品、药品、环境三个方面,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立案标准。


在食品方面,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应予立案追诉。比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苏丹红等工业染料,就会达到立案标准。另外,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也会被立案。例如,食品中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


药品领域,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应予立案追诉。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也会被立案。比如,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等严重后果。


环境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中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应予立案追诉。例如,企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大量工业废水,导致周边水体严重污染,鱼类大量死亡,周边居民出现健康问题等情况。


总之,食药环立案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且达到一定危害程度的行为进行刑事追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