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归还拾得他人遗失物犯什么罪?

我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不少钱和证件。本来我想等着失主来认领,可后来一直没人找。我就有点心动,想着要不自己留下。但又担心这样做会不会犯法,想知道拒不归还拾得的他人遗失物到底犯什么罪?
张凯执业律师

在探讨拒不归还拾得他人遗失物犯什么罪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遗失物的概念。遗失物是指所有人或占有人因为疏忽而丢失的动产,像不小心遗落的钱包、手机等物品都属于遗失物。


当拾得他人遗失物时,按照法律规定,拾得人有义务妥善保管并归还失主。我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意味着,拾得遗失物后积极寻找失主并归还,是拾得人的法定义务。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拾得遗失物不归还,这属于民事范畴的不当得利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失主有权通过民事诉讼要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如果拾得人拒绝返还,失主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返还财产。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如果造成了失主其他损失的,还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当拒不归还遗失物的行为达到一定条件时,就可能构成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里的遗忘物就包含了遗失物。


要构成侵占罪,需要满足“数额较大”和“拒不交出”两个条件。对于“数额较大”,法律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来确定具体数额。而“拒不交出”则是指在失主或者有关部门要求返还时,拾得人明确表示拒绝返还。


例如,拾得人捡到了价值数万元的珠宝,失主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拾得人要求归还,拾得人却坚决不还,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涉嫌侵占罪。一旦被认定构成侵占罪,就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所以,当拾得他人遗失物时,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及时归还失主。如果因为一时贪念拒不归还,不仅可能面临民事纠纷,还可能触犯刑法,承担刑事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