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已审结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通知说我涉及的一个案件已审结,但我不太明白这具体代表什么。是这个案子就彻底结束了吗?后续还会不会有其他事?我想知道已审结具体的含义和影响,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案件已审结”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意味着法院针对某个具体案件的审理工作已经完成。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并且做出了最终的处理决定。


当案件进入审理阶段,法院会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陈述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案件的事实进行认定,然后依据法律做出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一旦这些工作全部完成,就可以说这个案件已经审结。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来看,案件审结通常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第一种是判决,这是法院对案件实体问题做出的决定。比如在民事案件中,法院会根据双方的主张和证据,判定哪一方胜诉,以及败诉方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像赔偿损失、履行合同等。在刑事案件中,法院会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等。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二种情况是裁定,裁定主要用于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例如,法院可能会裁定驳回起诉、准予撤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一些可以用裁定处理的事项。


还有一种情况是调解,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当事人进一步的矛盾和纠纷,并且节省司法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当事人来说,案件审结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结束了。如果当事人对判决、裁定不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规定的上诉期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还有申请再审的权利。所以,即使案件已审结,当事人也需要关注相关的法律期限和程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