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在打算犯罪但还没正式实施,也就是犯罪预备阶段,如果不想犯罪了,这种情况算什么呢?我有点搞不清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具体是怎样的,想知道它的定义、和其他犯罪状态的区别,还有会怎么处理,希望有人能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是犯罪中止的一种情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几个基本概念。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比如,为了实施盗窃而准备撬锁工具,为了杀人而购买凶器等。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就是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了犯罪意图,停止了犯罪预备行为。例如,张三打算抢劫银行,已经购买了仿真枪等作案工具,但在前往银行的路上,他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很多人,于是放弃了抢劫计划,转身回家。张三的这种行为就属于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如果在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并且没有造成任何损害,行为人将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如果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比如在准备犯罪工具的过程中损坏了他人财物,那么会根据损害的程度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与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是有区别的。犯罪预备只是为犯罪做准备,尚未进入到犯罪的实行阶段;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而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是行为人主动放弃了犯罪,是基于自己的意愿停止犯罪。


了解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犯罪行为和法律责任。它体现了法律对主动放弃犯罪行为的鼓励和宽容,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悬崖勒马,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