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假货用什么法律进行处罚?

我在市场上买到了假货,感觉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我想知道国家对于售卖假货的行为,是依据什么法律来进行处罚的呢?这些法律具体是怎么规定的,能让商家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让我们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
张凯执业律师

国家对于假货的处罚涉及多部法律,这些法律从不同方面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部法律主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商家明知商品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该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到假货时,可以依据此法律要求商家给予相应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也在对假货的处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法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根据该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对于制假售假的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家都有很强的威慑力。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国家通过这一系列法律对假货进行处罚,涵盖了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制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