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时营业执照注销了该怎么办?

我打算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发现公司的营业执照已经注销了,我现在很担心这会影响我的仲裁申请。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处理,还能不能进行劳动仲裁,我的权益还能得到保障吗?
张凯执业律师

在申请劳动仲裁过程中,如果遇到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注销的情况,不必过于担忧,仍然有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让我们明确劳动仲裁的概念。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如工资纠纷、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等,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六条规定,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被吊销营业执照、营业执照到期继续经营、被责令关闭、被撤销以及用人单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这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注销,劳动者依然可以将用人单位的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列为共同被申请人,继续进行劳动仲裁。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注销了营业执照,劳动者可以将该公司的股东作为共同被申请人。因为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在公司注销后,需要对公司未了结的债务等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需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该用人单位存在过劳动关系以及劳动争议的事实。证据是劳动仲裁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充分的证据可以增加劳动者胜诉的几率。


如果在仲裁过程中遇到困难,劳动者还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各地一般都设有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律师可以帮助劳动者撰写仲裁申请书、参与仲裁庭审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申请劳动仲裁时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注销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维权之路的终结。劳动者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合理的方式,将相关责任主体列为共同被申请人,积极收集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