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该怎么办?

我之前涉及一起诈骗案,诈骗金额是10万,但我目前只能退还5万,诈骗金额明显大于我能退的赃款。我很担心这种情况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种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的情况是如何处理的。
张凯执业律师

在诈骗案件中,当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时,这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问题和处理方式。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诈骗金额指的是犯罪嫌疑人通过诈骗手段非法获取的财物总额。而退赃金则是犯罪嫌疑人主动或在司法机关要求下,将非法所得的部分或全部财物返还给被害人的金额。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诈骗罪作出了明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退赃行为在法律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退赃是犯罪嫌疑人悔罪表现的一种体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也就是说,即使不能全额退赃,但积极退还部分赃款,在量刑时法院也会酌情从轻处罚。当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时,对于未退还的部分,司法机关仍然会继续追缴。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有义务继续退还剩余的赃款。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能力却拒不退还,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不会从轻处罚,甚至可能会从重处罚。而且,被害人也有权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返还未退还的诈骗金额。另外,对于被害人来说,如果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他们的损失可能无法完全得到弥补。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经济损失。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总之,当诈骗金额大于退赃金时,犯罪嫌疑人应积极与司法机关沟通,表明自己的还款意愿,并尽力退还剩余的赃款。这样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悔罪态度,也可能在量刑时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同时,被害人也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