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间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收监?

我有个亲戚处于假释期间,我很担心他的情况。我想知道在假释期间,到底做了哪些事会被重新收监呢?希望能了解具体的情形,好提醒他注意,避免再次失去自由。
张凯执业律师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在假释期间,有几种情况会导致被收监。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无论所犯新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都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即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然后将犯罪分子重新收监执行。


其次,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也就是有漏罪的情况,也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即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犯罪分子也会被重新收监。


另外,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例如,违反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没有报经监督机关批准等情况。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能够遵守法律,不再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