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解除时什么时候发工资?

我和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是工资一直没发。我不太清楚按照法律规定,公司应该在什么时候给我发工资,是解除合同当天,还是过一段时间?我担心公司一直拖着不给,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工资的发放时间是劳动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用人单位是否遵守法律法规。下面为你详细解读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明确指出,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这一规定清晰地表明,在劳动合同解除的这个时间节点,用人单位有义务一次性将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到位。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要求,工资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发放,不能拖欠。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更为具体的规定。比如,《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企业与劳动者终止或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与劳动者办妥手续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而《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则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这些地方性法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工资支付时间做了进一步细化,在当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遵循这些具体规定。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上述规定及时支付工资,就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要求其按照规定支付工资。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此外,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程序强制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解除时工资的发放时间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及时支付工资,劳动者也要了解自己的权益,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