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扣车?

我前段时间开车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现场比较混乱。我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情况下交警会扣车,是只要发生事故就会扣车,还是有特定的情形呢?我担心自己的车被无端扣留,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扣车是交警常用的一种执法手段,但并非所有交通事故都会导致扣车,而是在特定情况下才会采取这一措施。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明确指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当因收集证据的需要,比如需要对车辆进行检验、鉴定时,交警有权扣留事故车辆。这是为了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确保事故处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会导致扣车。一是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刹车失灵、灯光损坏等影响安全行驶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扣车是为了避免车辆继续上路引发更严重的事故。如果车辆的刹车系统在事故中疑似出现故障,为了确定故障是否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交警会将车辆扣留进行检测。


二是当事人涉嫌交通肇事犯罪。一旦怀疑当事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交警会扣留车辆作为重要的物证。交通肇事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车辆在事故中的行驶状态、碰撞痕迹等信息对于案件的侦破和定罪至关重要。


三是车辆手续不全。如果车辆没有合法的行驶证、号牌或者保险等相关手续,交警也会扣车。这是为了规范道路交通秩序,确保每一辆上路行驶的车辆都符合法律规定。没有购买交强险的车辆发生事故后,交警会将其扣留,直到车主补齐相关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交警扣车是有期限限制的。一般情况下,扣车时间不会超过30日;如果情况复杂,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至60日。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


总之,发生交通事故后,只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下才会扣车。当事人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应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工作,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便妥善处理事故。